患儿男,11岁,因"咳嗽、呼吸困难1周"于年8月3日入院。
患儿自幼行走不稳,生后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
体检:双眼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图1),眼球震颤,双手精细动作时伴震颤,行走不稳。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4ng/ml(正常值7.4ng/ml)。颅脑MRI平扫:小脑萎缩,第四脑室扩大(图2)。
胸部CT平扫及增强:中上纵隔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与胸腺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包绕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图3),上腔静脉下端狭窄,奇静脉扩张;心脏增大,右心房壁、房间隔增厚(图4);双肺内见斑片状影,左肺体积缩小、部分不张,左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图4);左侧第5、6、7肋软骨局部膨大并明显强化。
图3胸部CT增强扫描纵隔窗,可见中上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与胸腺分界不清,肿块不均匀强化,包绕纵隔血管生长图4胸部CT增强扫描纵隔窗,右心房壁及房间隔明显增厚(黑↑),左侧胸膜增厚并强化(白),双侧胸腔积液(▲)
手术及病理:术中见胸膜明显增厚、水肿,胸腔内大量积液、分隔,左下肺叶不张,并可见肺叶与胸膜粘连,粘连肺叶质地较硬,水肿明显,切取小块肺组织、部分后纵隔增厚胸膜以及部分第6肋软骨送检。肉眼见左肺叶灰红灰褐组织两枚,切面灰红灰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99、CD3、CD2、CD5、CD7阳性,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CD、CD34、CD20、CD4、CD8、CD30、CD56广谱细胞角蛋白(P?CK)、髓过氧化物酶(MPO)、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颗粒酶B、细胞*颗粒相关蛋白(TIA?1)、EB病*编码RNA的原位杂交EBER/ISH阴性,增殖指数(Ki?67)70%,基因重排检测提示样本T细胞受体γ抗体(TCRG)基因克隆性重排,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倾向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送检胸膜组织挤压严重,不除外肿瘤组织累及可能。送检肋骨未见肿瘤组织累及。
基因检测:结合患儿病史及影像学检查,临床高度怀疑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故患儿及其父母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基因检测。患儿ATM基因发现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其中c.GA(编码区第号核苷酸由G变为A),来自母亲;c.+1GA(编码区第号核苷酸后内含子中第1位核苷酸由G变为A),来自父亲。
最终,患儿确诊为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异常疾病,发病率1∶(2~10)万,其相关基因为ATM,位于11q22.3。
该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共济失调、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实验室检查常伴有AFP升高,10%~25%的患儿最终会发生恶性肿瘤,其中85%为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病最主要的影像表现为弥漫的小脑萎缩,包括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的萎缩,其病理机制为浦肯野细胞的减少,同时可伴有第四脑室的扩大;部分年长病例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还可观察到大脑白质多发的低信号病灶,这可能与颅内异常血管继发出血有关;还有部分病例可出现大脑或脊髓的萎缩。本例患儿仅表现为典型的小脑萎缩以及第四脑室的扩大。
淋巴瘤是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最常合并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胸部是淋巴瘤最常累及的部位,CT表现为纵隔或/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部分可出现囊变坏死不均匀强化;多发的肿大淋巴结可融合呈团块状,形成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包绕纵隔内血管,引起血管狭窄;若淋巴瘤侵及肺实质,可表现为肺部斑片状、团块状或弥漫粟粒状密度增高影,也可呈间质性改变;若淋巴瘤侵及胸膜,可表现为胸膜增厚、胸膜结节以及胸腔积液;此外,胸部淋巴瘤还可侵犯胸腺、心包心肌、胸壁软组织、胸廓组成骨等结构。本例患儿胸部淋巴瘤累及范围广,考虑胸腺、心脏、纵隔大血管以及肺部的影像学改变均与淋巴瘤侵犯有关,尽管胸膜及肋骨的送检标本并未查及肿瘤组织,但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侵犯。
目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ATM基因的检测。对于进行性共济失调、眼球或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影像学表现为小脑萎缩的患儿,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南京桃清堂中医每周六(固定)、每周日(随机)出诊。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桃清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