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校史录我们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一张金
TUhjnbcbe - 2021/5/23 21:38:00

张金斗老师访谈:感恩遇见

风雨四十年,沧海桑田已巨变。汉滨初中人秉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甘落后”的红卫精神,历经三代红卫人的不懈努力,辛勤耕耘,贫瘠土地深耕成教育沃土,使汉滨初中由乡镇级初中发展为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校园”。如今已成为安康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发展成为辐射一江两岸的教育集团,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为激励更多汉滨初中人,守初心,担使命,继续做强汉滨初中品牌,重温、弘扬红卫精神,校史办推出系列采访“我们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今天推出系列采访之一——张金斗老师:感恩遇见今年已经72岁的退休老师张金斗,年上半年入职红卫中学,一干就是30年,直到年退休,30年如一日,张老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干好本职工作,由教俄语的老师通过自学转教英语,其中的艰辛付出、甘苦备尝,也只有张老师自己体会最深刻。张老师退休前身患小脑萎缩和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但他坚持锻炼,一直奋战在一线,直到退休才离开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他身上的“红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谨以此文致敬我们的老前辈张金斗老师!以下是年3月15日对张金斗老师的采访:刘:您在学校发展初期的做法或者感人事迹有哪些?张:那个时候就是出于职业本能义务为学生做了一些事,比如无偿补课。就因为我给学生补英语,有人还反映到学校,以为我们办补习班挣钱,在大会上点名批评,最后因为赵承志老师的女儿在我班上,赵老师知道真实情况,才出面解释了误会。比如家访。无论距离远近,都坚持家访。有一位学生叫詹国成,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在香溪洞梁上住着,家境十分困难,学生还经常逃学,不想来学校。我作为班主任,和学校的几个老师一起去家访,捐助了一些钱物,并且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疏导沟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打动家长,现在这个学生发展得非常好。刘:您觉得汉滨初中发展到今天,关键因素是什么?张:徐校长作为校长,没有丝毫的领导架子,以教师为本。比如平时见面,非常平易近人,对待老教师嘘寒问暖,虽然有时候只是很小的一句话,但是让人感觉到很暖心。当时我临近退休,想晋升职称,非常难,需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讲课等等,徐校长也帮忙想办法、出谋划策。徐校长自从担任校长后,汉滨初中变化非常大,一天一个样,从心底真心地佩服。另外徐校长无论帮了哪个教师的忙,从来都不收礼,造就了汉滨初中风清气正,得以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和名气。所以说领导非常重要,好校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步伐。刘:您当时学的俄语,最后如何改教的英语?张:当时英语是自学的,进修是后来进安师以后,恰逢红卫中学建校初期,就这样到了这个学校,包括当时入*也是在这儿解决的。为了教好英语,我每天晚上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用个老式录音机,从发音、单词、句子再到语法,反复跟着听、读,不懂就向其他老师讨教,更多是和录音机一起学习,笨鸟先飞嘛,这也促进了我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我对这个学校是非常有感情的,发自内心地感谢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更要感谢领导。刘:您之前从西关调到这边工作,一开始干的是那些工作?张:刚来在学校做少先队工作、团支部工作、*教处、*办室,还有勤工俭学等。刘:这当中有没有哪些事情对于您印象深刻或者是比较感动的?张:从学校建校以来,老师们都拼着劲、拼命地干。比如当时的自习课,老师们都不图报酬、争先恐后地抢着上,都是自愿的。当时的老师们无论水平高低,都把工作当回事情,有用不完的热情。我当时带的班80多人,除了一位受伤的,其余学生的英语全部及格了,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老师们工作时都没想着工资待遇问题,全部都是想着把事情做好,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这种氛围也带动着老师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刘:你们这代人身上的“红卫精神”的确让人感动!您最想说的心里话是什么?张:说句心里话,我幸亏到了红卫中学(汉滨初中的前身),我感谢所有的同事,感谢我们的领导,特别是徐校长,有些事情是榜样的力量。直到退休,我感觉到我的工作生涯是非常圆满的,我也是幸运的,我很荣幸成为汉滨初中的一员!也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汉滨初中工作的机会!

编辑:陈静华

责编:来宝义

END

往期推荐:

汉滨初中励志校友风采展(第九期)

汉滨初中励志校友风采录(第八期)

汉滨初中学励志校友风采录(第六期)

汉滨初中励志校友风采展(第七期)

视频回放

汉滨初中教育集团迎春晚会

雷锋精神我传承青春闪耀新时代——汉滨初中隆重举行“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

姹紫嫣红竞芳菲灼灼芳华报春来——汉滨初中教育集团隆重举行迎春晚会

喜报!汉滨区汉滨初级中学荣获“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表彰:汉滨初中徐平校长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热烈祝贺汉滨初中师生夺得多项省级奖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史录我们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一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