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生命因成长
TUhjnbcbe - 2021/2/28 2:23:00
生命因成长而美丽

沂源县实验小学李清美

个人简介

李清美,女,高级教师,任教于沂源县实验小学。

工作24年来,她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用爱耕耘着三尺讲台,用情播撒着教育情怀,用千百倍的努力,换来桃李满园香。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振兴淄博劳动奖章、淄博市优秀教师、淄博市名师、淄博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她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勇于做改革的践行者和追梦人,她把课题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践载体。先后参与多项省市县级课题研究,并取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她执教的课例获得部级优课,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

我叫李清美,来自县实验小学。

24年前,我荣幸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是父母的选择,却也算有了自己的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倾注了父母的殷切期望,那时父母教导最多、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教师好歹也是吃国家粮的,既然命运让你选择了当老师,那就踏踏实实当个好老师吧!带着父母这份朴素的嘱咐我开启了人生的教育之旅!

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22岁的我,初上讲台,更多的是紧张慌乱,没有经验,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看似简单的知识,孩子们却掌握不了,怎么办?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向同年级老教师请教,听老教师的课,回来一遍遍地揣摩、思考:他们这样教,为什么孩子就能学得好?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慢慢地,我懂得了教学的基本要义。从那时起,我立志:要做一名课堂教学水平高、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也许那就是我最初的教育理想吧!

那时,外出学习是很少有的,大型的学习活动就是每学期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的说课、讲课、评课系列活动,这个活动是我热切期盼的、也是我最最重视的一项工作。

第一次参加讲评课,我讲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从知道任务开始,我就一遍遍地阅读课本和教参,翻来覆去地进行设计,一有空便跑去阅览室查阅资料,认真查看有没有这个内容的教学。突然有一天,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特级教师*爱华老师的一篇文章,*老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创编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如获至宝,我一字不漏地抄录了故事原文。素材找到了,怎么让这个素材发挥极致效果呢?我想到了用录音机录制故事,可是单位没有,家里也没有,怎么办?考虑再三,我就去家电超市买了一个小录音机,没有麦克也不会用麦克录,我就等到晚上非常静的时候,在学校办公楼上自己录,录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听起来比较满意为止。那个录音故事是我用的最早的电教手段,虽然声音吱吱啦啦不那么清晰,但那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听到数学课上的故事,76个孩子静得连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所以录音故事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那节课我获得了学校的一等奖,这,是我从教的第一个奖项,也是我人生中能量最大、给我动力最强的一个奖项。

慢慢地,我的教学走上了正路,褪去了青涩与稚嫩,收获了成长与快乐!

改革,探索创新之路

科教兴国,教育先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把课题研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实践载体。

我的第一次课题研究是学校组织的数学活动课实验,我是一名实验教师,在那次研究中,课题组和我研究设计了《七巧板》这节课,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七巧板的历史、一起制作七巧板、一起拼摆七巧板,孩子们在交流中不仅了解了历史,更了解了中国的数学文化之久远,他们乐此不疲地玩索状态让我记忆犹新,我感叹数学原来可以这样教,从此我走上了科研之路。

年开始,我加入了李同升校长主持的山东省重点滚动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与合作交流性学习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设计了师生专用问题单,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改进、一次次地完善,手稿修改不下十几次;为了有效落实合作学习,我们尝试构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引领下,实验取得实质性突破,顺利结题,并得到各级专家好评。这个实验先后两次县级推广,一次市级推广。年10月我们在临淄金茵小学成功召开全市的成果推广会,“师生问题单的使用”赢得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那次推广会,我们团队,没日没夜准备了整整两个多月!该课题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专著正式出版,并获得淄博市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这次参与让我真正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体验到了做课题的艰辛,也收获了做课题的幸福,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只有真正成为探索者、研究者,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变革,教师个人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成长。

自古忠孝难两全。年,我的父亲突然血栓,导致不能走路,后因多次复发,导致小脑严重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年迈的母亲和姐姐弟弟轮流值班,而我因为不在博山,离家远,工作忙,不能长时间回家照顾,只能利用周末、节假日回去探望。每次探望,变成孩童般的父亲,总是拉着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可怜地说:“唉!又要走吗?”我的心针扎般地刺痛,一旁的母亲一边哄着父亲一边说:“放心吧,我还能照顾得了。”我无言以答,我欠父母亲的实在太多了!直到年2月父亲病故,我也没能榻前尽孝,愧疚之情萦绕至今!那一年父亲节,我受不了父亲离我而去的痛苦,一天都不敢出门,生怕眼泪在别人面前流下来,我写下了“父亲,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和父亲做了一次无声地交流,愿我的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引领,带动团队成长

俗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一名学科骨干,我每学期至少带2名青年教师,从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和班级管理方面对他们进行引领、帮扶,我与他们情同手足,一起奋斗一起成长。

年,我们做生本教育实验,实验教师李新霞老师教一年级,一年级孩子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需要艰难地训练,何况要让一年级小孩子站上讲台,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这种能力简直难于上青天,她一次次跟我说:“放弃吧,让其他年级做吧,我坚持不下去了!”当时我带的是二年级学生,训练难度我是知道的,何况一年级学生,“万事开头难,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当时我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也是我鼓励自己坚持做下去的信条。每天在楼道遇见她时,我就将我训练孩子交流的方法和小窍门与她分享,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李老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年市教研室到我校视导,听了李老师的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孩子们出色地表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领导,领导的鼓励让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我带着实验团队的老师们一次次交流实验中的困惑,一次次分享实验中的优秀做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成就了学生,更成就了自己。那一年,李老师参加市里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市教研室又邀请她到高青实验小学进行了课堂展示。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团队成长,学校专门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年我的工作室成为市级名师工作室。老师们在一次次交流、研讨、展示中迅速成长起来,有4名成员获得淄博市优质课或优课一等奖,6名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县教学能手。

扶贫,关爱留守儿童

年春,我参加了“鲁渝教育扶贫活动”,去了重庆市石柱县王场镇小学支教,那是一个远离县城近公里的偏远乡镇小学,绝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严重缺失了父爱、母爱,老师是他们的代理家长,在那里,我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一学期!

向小甜,上六年级了,是一个留守儿童,平时跟着姑姑上学,住校,父母亲都在福建打工,原来一年回来一次,后来因为父亲出了车祸,三年了都没回来一次。接触她,是因为我们住校,一起在食堂吃饭,饭后她经常跟我一起散步,我也经常跟她学习重庆方言,慢慢地,她跟我聊起她的父母,她说:“父亲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对妈妈也没什么感觉。”所以我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因为和我聊得来,有一天,她趴到我耳边悄悄说:“没有人的时候,能不能叫你妈妈。”当时我的眼睛就温润了,我点了点头,从那天起,每天放学后她都亲密地跑到我跟前,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散步、谈心、谈学习、谈未来、谈秘密,她说:“如果将来能考到山东就好了,那样或许还能再见到你。”听完,我心里一阵阵酸痛,像她一样的留守儿童,班里还有不下三分之二哪,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给他们更多温暖与关爱。

在那里,我把我的实验课题“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实验”与那里的老师共同分享,多次为他们做课示范,给老师们做了《让预习与合作为高效课堂加油助力》的专题培训,与三名青年教师结对,帮扶他们的课堂教学,指导他们成功录制一师一优课教学视频。在我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课上交流与合作能力明显提升,支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花儿朝向太阳,沐浴露水,只为绽放美丽的生命;小草遍地丛生,努力扎根,只为坚持美丽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会因成长而美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生命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