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十八站鄂乡的朋友你在哪里
TUhjnbcbe - 2020/12/23 0:19:00

呼伦湖的故事

边陲万里行——一个中国男人的现代长征

长篇连载(31)

选择,我选择了这么一条路:国境线!我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可是这选择也常常把我带到无法再选择的境遇。人的一生行遇和努力的总和便是他的事业。

——徐力群

徐力群.3.24-.4.25

在蒙古族发祥地(六)

俯瞰呼伦贝尔高原,这是一片梵界般清静的天地,诗一样飘逸的草原,养育的却是剽悍、勇猛的马上民族。呼伦贝尔不仅是蒙古民族历史的摇篮,还由于众多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第四纪古动物化石宝库的发掘,被考古学家们称作“远古的后院”。

年10月至年7月间,我沿着内蒙古同苏联(俄国),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的公里的边境线,走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的边陲地带,把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蒙古族。

行程:年11月17日至11月24日,在满洲里。

呼伦湖的故事

徐力群

在呼伦贝尔草原,呼伦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涵养丰沛的水源,滋润了千里草原,也养育了一个又一个北方游牧民族。至今,湖畔的蒙古族牧民把它视为神圣的湖。据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湖边设祭,祈望出征胜利。当人们摆上整只牛羊,祷念祭文时,湖水泛起白浪,波涛竟把一个洁白的螺壳拥出水面。大汗俯身拾起,轻轻一吹,“嗡嗡”作响,雄浑的声音传遍草原。从此,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有了心爱的号角,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呼伦湖介于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25公里,呈斜长方形。我临此大湖时正值隆冬时节,湖面结冰如一面镜子,风卷残雪,空旷寂寞。当时虽无浩淼无际、水天一色、碧波荡漾之美景,却正值冰上捕鱼之季。呼伦湖盛产鲤鱼、鲫鱼、白鱼、鲶鱼、红尾、狗鱼等,湖鲤肉鲜味美,为人称道。

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有关大湖的历史和文化,据《魏书》记载,拓跋鲜卑曾“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莫沮洳”。看来,与呼伦湖关系最密的民族当数后来定鼎中原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人。

一亿多年前,呼伦湖就已经形成。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

使呼伦贝尔最初见诸于史籍的民族是东胡。

公元前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创建了草原奴隶制*权匈奴帝国。驻牧于匈奴东面的东胡部落联盟向匈奴发动了战争。冒顿单于大破东胡王,虏其人民及畜产。东胡所剩族人分成两支,一支败走乌桓山,一支退居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部),形成了后来的乌桓和鲜卑部族。

年后,大鲜卑山中的东胡后裔——鲜卑拓跋部,走出山林。其时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5年)。拓跋鲜卑在一个有远见、有能力、受人民拥护的著名酋长——第一推寅带领下,背弓执矛,南迁大泽。此时正是匈奴内部分裂之际,第一推寅看准这一时机,把族人从森林带向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同1年前的扎赉诺尔人一样,在草原上游牧,在湖泊中捕鱼,在山林中狩猎、采集。

南迁的鲜卑人当年的生活可以从扎赉诺尔古墓葬、陈巴尔虎旗完工墓葬出土文物中找到依据。年前后出土的这两个东汉时期古墓群已被证明,就是当年鲜卑人迁来“大泽”时之遗存。

随葬有桦树皮弓囊、木弓和桦树皮盒,具有鲜明的从山林迁来的民族特色。一座女墓中看到墓主头裹一圈红绸,在额前钉缀连珠形铜饰,佩鱼脊椎骨串珠,头顶后部带圆形铜饰,并插有用鱼肋骨制的针状器一束。可见当年的人们以“渔猎为业”。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头部右侧尚存一条用皮条扎结的发辫。蓄发结辫正是拓跋鲜卑与其他鲜卑的重要区别。根据这一特点,拓跋鲜卑人曾被叫作“索头”或“索虏”。

正是这支在呼伦湖畔生息的拓跋鲜卑人,建立了以拓跋部为主的部落联盟,同时他们也不断与大漠东迁的匈奴部落融合,曰渐强大起来。公元年一年间,不断南迁的鲜卑人终于建立了北魏王朝。最盛时的北魏曾经统治过半个中国。历史上北魏和东魏、西魏等大小*权一起统称为拓跋魏,拓跋魏进人中原,使长城南北连成一片,为后来的隋唐大统一创造了历史前提。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八站鄂乡的朋友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