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苏老二的面馆煮的面,一直是沐阳城最好吃的面。
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面馆门面不起眼,躲在屎河埃的旮拉巷里,可是一到饭点,苏老二的面馆里就挤满了馋嘴的食客,外面还有排队的,有时在寒风里,耷拉着帽子,笼着袖子在那哆哆嗦嗦的等。这一度成为外人吹捧沐阳食客的景观。偶尔也有等待不耐烦的人抱怨:"苏老二,你老小子,就不能把店面扩大啊!这世上,还有真嫌钱多的人……"
忙得两头做一头的苏老二抽空抹了一把汗,笑着答腔:"好东西不要怕慢,就这一家店,刚刚就好,就好……"
在别家面馆吃面,汤是随便加的,唯有苏老二的面馆不可以,刚吃头次的客人不懂,苏老二说:"对不起,汤水不够,你可以再买一碗面,俺的汤水都是羊骨和牛骨外加秘制药材熬的,给你多加一碗,就等于别人少了一碗。"客人就撇嘴说,不就多加几勺水吗?苏老二正色道,不能,加多了,味就变了。俺不能砸了苏老二的招牌!
别看苏老二仅有一付犟脾气,其实他还硬呢,有一年,沐阳城里几个小混混吃了几碗面,见店内忙碌,觉得有机可剩,悄悄开溜,没有想到,切面的苏老二拿刀就追了出来,屎河埃一条街近十里长,苏老二追了上来,小混混吓得跪地求饶,苏老二说,一碗面是不值得跑来追你们,但却都是俺精心做的,没钱不打紧,可是你不应该偷偷就溜了,那是对俺职业的不尊重,懂不?
苏老二对他的老婆却是柔情似水……
苏老二的老婆水莲,瘫痪好多年了。每天面馆打烊以后,苏老二总是早早回家,把老婆水莲,在轮椅上推出来,然后沿着光荣路,小操场,右拐走柴沂桥,医院家属区,再拐就回家了。这条路,雷打不动,多少年都是如此,苏老二也重复多少遍这些话:水莲,快看,这是小操场,是你第一次被俺拉手的地方……水莲,柴沂桥呢,当时,第一次抱着你,俺手心里都是汗……其实,苏老二也知道水莲根本听不懂他说什么,水莲如今活着如同死了一样,可老二还在想这世上或许有什么奇迹……
老城区的食客都知道苏老二和水莲的事,当年,他们俩都在沐阳柴油机厂上班,水莲是厂里的厂花,又是宣传部长,爸爸还是副厂长,苏老二呢,老家是农村的,车间普通的一名小工人,可是偏偏喜欢上了水莲,据说就是水莲喜欢吃面,苏老二就变着法儿煮面给水莲吃,越吃越离不开苏老二了,当两人的恋爱公开后,全厂轰动,当然,水莲的爸爸气疯了,把女儿关在家里,硬说丢不起这人,非要拒绝这门亲事,苏老二不死心,天天上门,水莲的爸爸是个转业军人,他有一天实在不耐烦了,说小子,如果你真心喜欢俺家水莲,你敢捅自个一刀吗?苏老二拿起客厅的水果刀,立马扎在大腿上,血流如注……水莲心疼地跑出来,一把抱住了苏老二说冤家,你这是何苦?本来水莲她爸是吓唬苏老二的没想到这小子是铁了心了,只好无奈同意。
不久,厂里改制,两个人都下岗了,没钱没技术,苏老二想到谈恋爱时说将来让她一定过好日子的承诺,忽然流下伤感的泪水。还是水莲提醒了他,说你做的面,俺觉得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了,你不如就开个面馆吧……
面馆开了,竟然出奇的好,家里一天天开始有钱了。就在苏老二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水莲忽然病了,病不轻,脑萎缩的病。这病一天天会让人的记忆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水莲吃力地说:"让俺……早点死吧……幸好俺们俩还没有孩子,你重新说个女人……好好过日子……苏老二紧紧搂往她,早己泪流满面。
苏老二的面馆忽然关了。小城好这口的食客赶紧打听,原来水莲病逝了……一年后,苏老二的面馆忽然又开了,他仿佛苍老了许多,但是老食客觉察出来了。面煮得再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苏老二有一天忧伤地说,现在俺这面馆开了,仅仅是用来想念俺老婆而已……原来如此,失去了爱的苏老二心再也没有从前的甜蜜的感觉来煮一碗面了。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藏着一份甜蜜,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工作,心情、一切……
苏老二用尽一生承诺,去爱了一个人、认真做好一碗面,也许,这就是凡人的爱情,尽管渺小,但是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