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老年人耳聋很正常专家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以
TUhjnbcbe - 2025/2/17 9:2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在很多人看来,老年人听力下降是个自然现象,认为“聋了就聋了”,没有引起重视。真的是这样吗?

耳科专家却不认这么认为,他们提醒说,听力下降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避险能力下降,而且还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脑萎缩,使老年痴呆提前到来,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要尽早治疗。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据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听力残疾老年人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聋引起。老年性耳聋在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排全球排名前十,而在中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成为排名第一的残疾性疾病。因此老年性耳聋需要全社会给予足够重视,积极开展干预。

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徐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入老年以后人的听觉系统出现退化现象,并导致听觉系统功能障碍,这种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听觉系统退化与听力下降,在排除中在排除中耳感染等因素外,被称为老年性耳聋。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是一种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但是不能因为这属于生理衰退就置之不理,听之任之,让听力在不知不觉中丧失。

不管是老人自己,还是家属都应该对老人听力下降征兆有所警觉。这些征兆包括——

只闻其声,不懂其意;经常要求他人重复说话;经常场听错他人说的话;经常要求把电视音量开大;对一些常人感觉还好的声音敏感觉得难受,往往不喜欢嘈杂的环境,而喜欢较为安静的环境。

徐明说,如果出现老年性耳聋应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的任其发展。虽然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可以通过及早预防来减轻延缓其发生的。他建议,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清淡,食物,少吃可增高血糖和血脂的食物,避免接触噪音,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脑部及内耳的血液循环;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可减少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率,减缓耳聋的发展速度。

即使出现听力障碍了,改善听力在当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佩戴助听器,宜早不宜迟

从理论上说,纯音测听结果在40分贝以上就建议老人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听力了。在很多发达国家,针对轻度听力损失患者医生都会建议及早佩戴助听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国内,大部分患者要到出现中度听力损失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才开始佩戴助听器。

但是到了听力损失严重了再佩戴助听器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佩戴助听器后,老人会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一些环境声音,会觉得过于嘈杂,不少老人会因此感到厌烦,而不愿意佩戴助听器。所以说佩戴上助听器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立刻恢复听觉功能,变得和正常人完全一样。

佩戴助听器后,是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康复训练的。需要时间去适应助听器带来的声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训练:第一,先在安静的环境下(如室内)佩戴助听器,家人也要注意配合,尽量不要制造大的噪音;逐渐过渡到较复杂的环境(如小区、公园等)适应环境声音;第三,到复杂的嘈杂环境中(如超市、大街等)试戴助听器。

严重老年耳聋可做人工耳蜗

对于严重老年性耳聋患者,高频听阈损失或者几乎没有残余听力了,这时很难配到合适的助听器,更换助听器也没有帮助,就要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了。人工耳蜗与助听器的声音放大机制不同,它是将外界的声音转变为电活动,通过电极刺激耳蜗内的螺旋神经节细胞,让神经节细胞兴奋放电,再由听神经传到大脑中枢,让人听到声音。

现在对于纯音测听75分贝以上的老人,如果助听器效果不好,就建议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由于有残余听力的存在,手术效果会更好。人工耳蜗的植入对老人的年龄没有硬性要求,国内最大植入年龄为91岁,只要身体状况良好,一般都可以接受手术,而且效果也不错。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年人耳聋很正常专家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