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居民对物业服务不满意,小崔书记帮着招投标选聘新物业,还协调各部门为成立业主委员会做准备。”
“遇着难事、有啥纠纷找崔书记唠唠,心里敞亮了,问题也解决了。”
“小崔书记”名叫崔慧娟,今年35岁,是高新区黎明街道翰林苑社区书记,别看岁数不大,小事不嫌烦、大事能做主,帮忙选聘新物业、调解邻里矛盾,办事雷厉风行。
线上反馈线下送
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翰林苑社区时,工作人员正忙着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核对名单、答疑解惑、记录信息,还不时有居民到社区咨询返庆相关政策,工作人员忙而不乱,耐心解答居民问题。
“阿姨别着急,5月6日、5月7日咱们集中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您不在家也没事,等您回来我们再送。”
“崔书记,这段时间我女儿和外孙在我家住,我能多领两个抗原检测试剂盒吗?”
重复好几遍,确认对方听清楚后,崔慧娟才挂断了电话。
“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工作量大,社区事先做了准备,在网格群发通知,对上班居民先登记,工作人员根据台账上门配送,在翰林苑小区和四季御景各设了一个点,居民可以随时自取。”
崔慧娟说,线上反馈线下送,既方便了居民,也提高了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配送率;核酸检测时,把楼分成组按时间段检测,着急的随来随检、不着急的按时间下楼,避免了扎堆和长时间等待。
“巧嘴书记”解纠纷
采访中一位老人走进社区,嚷嚷着要找领导。
老人说,楼上厨房水管漏水,找物业找邻居,用盆接水大半年;楼上居民怕破坏了橱柜,拒绝配合维修,眼瞅着漏水越来越严重,大爷一气之下要起诉。
崔慧娟得知后,安慰老人别激动,叫来了维修师傅,详细了解情况后设计了最佳维修方案,并叮嘱维修师傅尽量避免楼上损失;随后又联系了老人楼上邻居,在她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漏水问题解决了,邻里矛盾化解了。
采访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一名女子经常在电梯里大小便,还动手打居民。崔慧娟到其家走访发现,该女子患病多年,意识不是很清晰;其母亲小脑萎缩,对女儿不能进行监管,崔书记了解情况后,介绍女子的父亲到物业做保洁、帮忙申请帮扶政策、找医生为女子治病。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不管遇到啥难事,大家都习惯找社区,因为成立了调解室,崔慧娟还赢得了“巧嘴书记”的美誉。
选聘物业挺给力
听说记者来采访,四季御景小区居民张阿姨来到社区,向记者讲述了崔慧娟帮忙选聘新物业一事。
张阿姨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不满意,时间长了,物业和居民的矛盾越来越大,后来居民干脆炒掉了物业。因小区不满足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我们找到了社区,希望能帮忙选聘新物业。”
崔书记了解情况后,和高新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确定由翰林苑社区代为行使业主委员会职能,牵头组织公开招投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入户征求意见、制作招标文件、推选业主代表、起草合同文本,年5月启动,年7月7日召开讨论会,年12月签订合同,在四季御景小区公开招投标选聘物业一年多的时间里,翰林苑社区发布公告15次,线下张贴、业主群内发布,保证了居民的知情权。
最终,在社区的帮助下,新选聘的物业运转正常,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
实事办了一大堆
记者了解到,辖区养老院有5名孤寡老人,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演节目、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老人们说,社区服务太用心。
今年4月29日,社区还联合物业和部分居民,举办小区第二届植树绿化节,参与栽种、树苗认养,棵小树苗栽种到小区,既美化了环境,也让居民们有了归属感。
日常工作中,崔慧娟经常组织志愿者,联合包保单位和物业,开展免费健康义诊、义务维修小区篮球场、协调居民活动室、清雪除冰等系列活动,居民居家隔离期间,社区帮忙购置生活用品、消杀、代取快递。
副书记张舒婷是党务能手,副主任常浩解被称为“万事通”,副主任刘阳负责管理重点人群,网格员刘波、谭晓琳、郑悦熬夜加班。
崔慧娟说,社区无小事,只有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好,把不起眼的纠纷调解好,居民才能和你说事,才敢说真话提意见,才能获得居民的信任,社区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文/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传平摄/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