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进出平衡,才是健康之本!现实中,不缺补,缺排毒!
病源于一个字:堵!而不生病也源于一个字:通!
血液不通,吃再好的东西都没用!
血液通,百病消!血液不通,百病缠绕!
要健康首先要解决疏通的问题,排毒,排寒,排湿!
我讲几个防堵疏通的故事:
故事一,彭祖养生四术
彭祖膳食术重在调养人体之精气神明,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
彭祖导引术具有行气、活血、养精、益髓、健体、驻颜等功效。
彭祖调摄术旨在安静心、正觉心、欢喜心、和悦心、良善心、安乐心。
彭祖房中术把男女阴阳之气与天地阴阳之气顺合一,作为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
不难看出,彭祖活岁,都是在调气,顺气,其目的就解决一个通字。
故事二,乾隆少吃大黄
清乾隆皇帝活了89岁,当时算是很长寿了,在古代皇帝中实不多见。
他有一个养生的小窍门,就是他每天吃少量的大黄,就是为了行瘀血。
有医家说,人的衰老,是从血管开始的。
人到老的时候,血管越来越硬,越来越堵,血流量越来越少,一连串的危害反应。
乾隆吃少量大黄也是为了血液通,防止血瘀的危害。
故事三,日本爱吃牛蒡
日料店里面,拌牛蒡、牛蒡汤、牛蒡茶常见。
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爱用牛蒡呢?
主要牛蒡对身体有缓泻、疏通作用。
《本草经疏》称牛蒡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
《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在日本牛蒡可与人参媲美,日本人吃它最主要解决气血通畅。
故事四,广西巴马爱吃火麻油
巴马火麻油是大自然中唯一能溶解于水的油料,含有被誉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ALA)。
火麻油具有延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的功效,是值得推荐的长寿油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火麻仁补中益气,久服康健不老,神仙也。”
麻仁的功能与主治为:“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不难看出,巴马人在饮食中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血通、便通的问题。
从以上四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都解决了一个通字。
但话又说回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有你的饮食习惯,你爱吃什么别人不知道。
别人很难找出适合你的不病之法,我给你介绍一个普遍的健康饮食法。
这个健康饮食法就是少吃。
从营养学上讲你摄入的热量达到基础代谢需要的热量就可以了,不能多吃。
你如果不太懂基础代谢,按照饮食习惯每顿饭吃七成饱就可以了。
为什么这样,因为人的机体需饿来畅通。
人的身体中有一种吞噬细胞,它专吃死亡细胞,使身体畅通,增加活力。
如果吞噬细胞少,吃不掉死亡细胞,血管就会拥堵,人就生病了。
这种吞噬细胞越多越好,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饿”。
如果一个人感到饿意后,只要一个小时后不进食,身体就会增加吞噬细胞。
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便载有“食饮有节”的好处。
尤其晚间饿了不吃东西,才是正确的养身之道。
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
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
饿了怎么办?可以喝果汁、吃水果。
中医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饭,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是为了养生。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这是现代人养生的不二法。
适当饿肚子,保持全身经络通,气血活,组织器官功能旺盛。
不然的话,人体内就会产生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人饱食后,大脑中一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数量会增加数万倍。而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促使动脉硬化引起大脑皮质血氧供应不足,导致脑萎缩和脑功能退化,减少寿命。
在不少古人的医书中,都将暴饮暴食、大鱼大肉称之为“烂肠之食”。
每个人都想自己健康长寿,做到“食饮有节”,幸福就从口入了。
你想健康,保持血液通畅,就快节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