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4日,上海—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企业标新(BioShinLimited)今天宣布,一项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BHV-研究)已顺利完成了中国地区的受试者入组。BHV-研究是一项长期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价Troriluzole(BHV)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标新首席执行官KarlLintel博士表示:“BHV-研究是第一项评价Troriluzole治疗SCA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部中心完成入组,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一重要的里程碑对于Troriluzole治疗SCA的整个研发过程非常关键”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评价Troriluzole治疗SCA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入组大约例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8-75周岁SCA患者,包括基因亚型1,2,3,6,7,8和10,美国21家中心和中国2家中心参与了该项研究。患者将接受为期48周,每天口服Troriluzolemg或安慰剂的治疗。主要疗效评价终点为治疗48周时疾病进展较基线的变化(基于改良的共济失调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预计年1季度获得该研究的初步结果。
“SCA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医院神经内科江泓教授,BHV-研究者之一说,“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录个病种,SCA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疾病迄今为止全球并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我们渴望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帮助这些患者和家庭。BHV-研究全部中心完成入组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
关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SpinocerebellarAtaxias,SCA)是一种脊髓小脑疾病,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临床特征,可由多种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所致。共济失调本身是一种对身体的随意活动失去控制的症状,包括步态不稳、构音障碍以及笨拙,可能会进展至吞咽和呼吸困难。在SCA患者的脑成像上,可能发现较为明显的小脑萎缩,有时存在脑干萎缩。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诊断需要排除获得性和非遗传性的共济失调。需进行基因检测或根据家族史确定诊断。由于存在神经缺陷相关并发症,患者的寿命明显缩短。目前并无FDA已批准的药物用于治疗SCA。
关于Troriluzole
Troriluzole正在被开发用于SCA的治疗。Troriluzole是第三代前体药物和一种新型的调节谷氨酸盐的化学个体,而谷氨酸盐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兴奋性神经递质。Troriluzole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减少神经突触的谷氨酸盐。Troriluzole通过提高位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例如,EAAT2)的表达及功能来增加谷氨酸盐摄取,神经胶质细胞在清除神经突触谷氨酸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关Troriluzole的更多信息可以从公司网站上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