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河北故事董淑玲50年大爱扛起幸福之家
TUhjnbcbe - 2025/1/13 1:31:00

她是普通人,可又不普通。几十年的时光里,她的付出温暖了一家人,她的事迹感动了一座城……

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前庄大队72岁的董淑玲,近50年侍奉瘫痪多病的婆婆,给无父疼无母爱的侄子当“妈妈”,14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丈夫,用大爱“扛”出了一个幸福的家。

如今,孩子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丈夫也能拄着拐走路了,董淑玲笑着说:“孩子们生活好了,我们也都有养老金,苦日子过去了!”

侍奉瘫痪婆婆“谁没有老的时候”

董淑玲朴实善良,吃了大半辈子苦,身子骨依然硬朗。乡亲们只要一提起她,个个都挑大拇指,“淑玲身子骨好,是自己这么多年心好疼人修来的呀!”

50年前,董淑玲与赵红旗喜结连理。赵红旗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进婆家门几十年,董淑玲一直没有分家。刚过门时,婆婆身体不好,两个小叔子未成年,董淑玲照顾着婆婆,承担着整个大家庭的家务,还要和丈夫打理好30来亩地。每到冬天,董淑玲和丈夫就去大洼里收割芦苇,再做成芦苇帘去卖,贴补家用。

赵红旗兄弟三人,公婆跟着赵红旗一起生活。董淑玲依着公婆的心愿,乐呵呵地挑起照顾老人的担子,全力照顾两位老人。婆婆50多岁时患上脑栓塞、小脑萎缩,后来瘫痪在床。婆婆瘫痪的6年里,董淑玲天天和婆婆睡在一个土炕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她总把婆婆爱吃的水果和糕点放在床前,做婆婆喜欢吃的饭食,按摩、洗头、剪发、擦身体、洗衣服……还给婆婆讲讲外面的事儿解闷儿。不知多少次,婆婆双手捧着董淑玲的手,含泪说:“玲啊,我有你这样的好儿媳,是福分啊!现在瘫了,给你添了多少麻烦啊!”董淑玲总是耐心安慰婆婆:“妈,谁没有老的时候啊!看到您这样,我心疼,就想好好伺候您,让您舒舒服服的。”

抚养侄儿成人“不能让人看不起孩子”

赵红旗的三弟年轻时出了车祸,不幸身亡,当时儿子赵旺只有4岁。赵旺6岁时,母亲改嫁了。看着失去父母之爱的赵旺,董淑玲心里甭提多难受了:“旺啊,以后你就跟着大娘,大娘疼你……”

从那以后,董淑玲既照顾婆婆,又疼养着侄子。“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孩子,我一定要宠着旺儿,给他更多的爱。”平日里,董淑玲把侄子当成自己的小儿子,给侄子的爱比儿子多。侄子比儿子小两岁,好吃的东西多给侄子,零花钱多给侄子,什么东西都是侄子的多。在赵旺心中,大娘就是自己的亲妈。

赵红旗和董淑玲把侄子和儿子拉扯大,给他们盖了新房、娶了媳妇。赵旺的媳妇一过门儿就叫妈,婆媳关系特别好,从没红过脸。赵旺媳妇和婆婆住在一起,在家里带两个孩子的她总是把饭做好了等着婆婆下地回来吃上热乎饭。给婆婆买衣服,买食品,哄婆婆开心,两个儿媳妇都做得特别好,并传承着婆婆的孝道。

照顾瘫痪丈夫再苦累都帮做康复锻炼

董淑玲经历的事儿太多了。年冬,婆婆过世;年秋,丈夫收庄稼时突发脑出血晕倒,经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瘫痪在床,说话吐字不清了。从每天的洗洗涮涮,到打理好里里外外,再到为丈夫做康复锻炼,一米六的董淑玲伺候近一米八的丈夫谈何容易……

董淑玲盼着丈夫能好起来,多累多苦也坚持帮丈夫做康复锻炼。有一次,她把丈夫移到床边,想用自己的身体撑着丈夫练习走路。一不留神,夫妻二人摔倒在地。董淑玲忍着疼痛赶紧爬起来去扶丈夫,可丈夫的右腿无力,身体僵硬,怎么扶也扶不起来。既心疼,又心酸,那一刻,无助的董淑玲落泪了。丈夫的大胯摔坏了,医院,安上了夹板。董淑玲没黑没白精心伺候,丈夫说话根本听不清,但她能看懂丈夫的肢体语言。

家里的顶梁柱瘫痪在床,让董淑玲非常累。年春节刚过,患有肺病和小脑萎缩的公公也瘫痪了。刚开始,公公由董淑玲伺候,后来和赵红旗的二弟轮流伺候。公公在自己家生活了这么多年,轮到小叔子家,董淑玲却睡不踏实了。“公公在身边习惯了,再去二伯伯家,我还惦记着。”董淑玲说。为公公和丈夫理发,伺候他们吃喝,洗洗晒晒,给他们按摩,董淑玲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直到公公离开人世。

董淑玲伺候丈夫14年了,爱和付出换来了丈夫病情的好转:赵红旗能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走路了!看着丈夫蹒跚的背影,董淑玲笑得格外甜。

如今,董淑玲的大儿子和儿媳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小儿子当司机,小儿媳做起了小生意,两个儿子都买了楼房,她和丈夫每个月有多元养老金,全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村民们说:“淑玲心好,疼人,一辈子不容易,老来还有一副好身子骨,这是好人有好报啊!”董淑玲又笑了,“大半辈子我是吃了许多苦,但一家人只要把相互疼爱放在第一位,苦日子总会甜起来!”

(通讯员周如凤、刘沅沅燕都融媒体记者李家伟文/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故事董淑玲50年大爱扛起幸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