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读活着终于懂得了,人生只有扛住了,
TUhjnbcbe - 2025/1/4 20:52:00

文/素心

01

人生,可以是一篇华丽的乐章,也可以是一纸荒唐的闹剧,无论是什么,活着才是一切的根本。

最近重读了余华的《活着》,心中升起无限感慨,感慨生命的脆弱,也感慨生命的坚韧,也终于懂得,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主人公富贵是一名地主少爷,他嗜赌成性最终输光了家业,气死了父亲,一贫如洗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却半路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又被解放军俘虏。

等他回到家中才知道母亲早已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一双儿女,女儿却不幸成为了聋哑人。

经历了种种变故,本以为就这样了,谁知命运对他的磨难才刚刚开始,常年劳作的家珍患上了软骨病,从此再也不能干重活。

女儿与镇上的喜根结了婚,富贵带着儿子操持着家里的薄田,善良的儿子因为与生孩子难产大出血的女校长血型相同,抽血过多而亡,女儿也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

随着儿女的相继离世,家珍也撒手人寰。

女婿随后也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块水泥板夹死!

富贵带着外孙苦根相依为命,生活艰辛。

贫困的生活让祖孙两人靠豆子饱腹,富贵心疼苦根不舍得吃,却让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生命中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经历了如此变故的福贵,坦然接受现实,与老牛相互依靠,努力生活,坐在阳光下将那些回忆仔细述说。

仿佛,所有的磨难都只是一个故事样的娓娓道来,阳光下的福贵不抱怨不指责,坦然接受了命运的赐予。

《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用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活着的意义,就算眼前一片黑暗,拥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意志,就能等到坐在阳光下回忆往昔的日子。

活着的意义只是活着本身,挫折与打击,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长河里的朵朵浪花,或翻腾或轻柔都是为了向前流淌。

02

小说都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也不少,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他的故事虽不及小说中那么惨烈,但也能算跌宕起伏。

幼年时期,朋友的家在山区,有一个在外工作的父亲,和一个患有小脑萎缩的母亲。

父亲只能在农忙时回家帮忙劳作,小小年纪的他就担起了家里的大小事物,不但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负责田地里的日常管理。

逢农忙时,他与父亲就是这个家的主要劳动力,村里人在这个时节都会相互帮忙,父亲的假期有限,他还要负责完成互助的任务,所以只能辍学。

母亲去世后,父亲将兄妹三人接到单位,他才有机会上学。

重返课堂的他异常努力,期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世界却没有因为他的不易而眷顾,因为当时的高考还有年纪限制。

所以,他毫无悬念地被拒之门外!

上帝给你关上了门,必定会为你开一扇窗,恰逢招工,他如愿以偿的有了一份工作,虽然这份工作离家百里,他依然像一颗种子一样努力扎根生长。

几年后,他在当地成家生子,女儿的出生让他充满了力量。

本以为人生就这样完整了,意外却扑面而来,小女儿意外坠楼,医院数月人事不知,看着年方两岁的人儿逐渐萎缩的手脚,他无力而悲凉。

虽然拼尽了全力,女儿还是走了。

那些奶声奶气的呼唤从此消失殆尽,日子仿佛走到了尽头,看着妻子自责的夜夜无眠,他努力振作,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

三年后他们又有了一个儿子,小天使的到来让生活再次有了些许颜色,事业上也小有成就,似乎幸福开始关顾他了。

然而,人生的变数永远不会缺席,意外再次降临,单位改制,他失业了!

一次次的创业,一次次的失败都不能让他停滞不前,不管是因为男人的尊严还是因为生活的需要,他都只能选择向阳而生!

03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活着》中的富贵,会遭受一个又一个打击,倘若你能扛住,那么这些打击有算得了什么呢?

余华作品:活着(新版)中国现当代小说哲学文学读物作家出版社旗舰店京东月销量52旗舰店¥19.6购买已下架

人生本来就很苦,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生活,而是给很苦的人生加点糖。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努力的理由,不管这个理由是什么,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都说,欲望裹挟着我们,殊不知欲望也裹挟着生活,只要初心不变,所有的裹挟也不过是推着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要因为挫折停住前进的脚步,也不要因为困难放弃活着的欲望,我想,这就是作者余华想表达的意思吧。

生活不易,活着不易,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轻易妥协。

生命里不会只有春暖花开时,也会有寒风凛冽的时候,你要相信,冬的蛰伏,只为春的勃发!

愿,你我都好好活着。

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读活着终于懂得了,人生只有扛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