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七旬奶奶教室外陪读隔辈亲是种别样的爱,老
TUhjnbcbe - 2024/12/20 15:18:00

01

前几天,一位七旬奶奶在教室外陪孙子上课的视频,让很多人湿了眼眶。

视频中的奶奶叫刘瑞侠,她的孙子今年8岁,出生时因为缺氧导致小脑萎缩,压迫到眼部神经,造成严重视功能障碍,智力也受影响。

孙子看书时,需要趴到离书本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孙子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学知识,她从老家赶过来,每天陪孙子一起上学。

孙子在教室里上课,奶奶就趴在教室的窗户外,一点点记下老师的讲课重点,孙子在玩耍时,奶奶就跑到隔壁房间去做手工,挣点零花钱。

有网友留言说:看到这个视频,就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奶奶陪伴的日子。

是啊,有多少人的童年时光里,都离不开奶奶忙碌的身影陪伴,和宠溺的眼神追随。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隔代养育是很多年轻父母的首选,而很多老人也为孙辈孩子倾尽全部心力,扛下了自己子女身上的育儿重任。

但是,在很多人心安理得地让老人带孩子的同时,有没有思考过,老人们带孩子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她们虽然跟孩子的父母一样疼爱孩子,但是情感需求还是不一样的。

02有一种特别的爱,叫隔辈亲

我隔壁的张姥姥在外孙出生时,就从老家赶了过来,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

那天,我刚走到单元楼下,看到孩子张着双手在学走路,张姥姥在一旁紧盯着。

突然,孩子没有站稳,要往后摔倒。

这时,张姥姥瞬间化身为武林高手,一把拉住孩子的衣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侧摔在孩子身下,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

孩子没有摔着,可我明显看到张姥姥疼得咧了咧嘴,那一瞬间,既让人温暖,又让人心疼。

温暖的是,姥姥的爱意,深在骨子里。

心疼的是,姥姥的身体,还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摔打。

《请回答》里说:听说神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

这世上有一种亲情,叫隔辈亲。

隔辈亲,不仅仅是亲孙辈孩子,更是亲儿女。

在带孩子的老人心里,很多都是为了分担儿女的生活重担,爱屋及乌疼爱孙辈,只要儿女过得好,她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03老人带娃成主力,也请别忽视老人的情感需求

带孩子的奶奶或姥姥,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叫“随迁老人”,她们很多人为了孩子,抛下自己的老伴,来到陌生的城市,虽然生活在这里,但却不属于这里。

在孩子出生半岁后,因为要工作,我打电话向妈妈求助,我妈二话不说就来了。

一天晚上,我下班回家,远远地就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妈正抱着孩子在屋里来回走着,孩子的额头发烫,小脸哭得通红。

我急得一把抱过孩子:“妈,你怎么带孩子的,孩子都发烧了,哄有什么用,怎医院呀?”

“我已经用酒精给孩子擦了身体,也不知道该去哪儿,想着你也该下班了。”妈妈跟在我后面,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我心里一酸,当教师的妈妈从小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低声说过话。

晚上孩子睡后,我去客厅喝水,听见我妈对着“再等一个星期,等孩子身体好了,我回去看看你,不要吃剩饭,药要记得吃呀。”

为了来帮我带孩子,我妈放下生病的父亲,而我还经常任性地发脾气,总以为母女之间无需计较,可却也因此忽略了她的情感牵绊。

比全职妈妈更累的是全职带娃老人,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万,其中专程来照顾孙辈的高达43%。而大部分的老人生活状态是“想家”“孤独”“不被理解”“缺少朋友”。

她们看上去每天忙碌,内心却有着子女无法理解的空虚和孤独。

大部分带孩子的老人,将隔代养育当成了一份工作,即使有时受了气,也不能轻易辞职,抱着能为子女分担一点就一点的心愿。

也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们才能做回自己,向远方的爱人表达自己的思念,而这份情感,正是子女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旬奶奶教室外陪读隔辈亲是种别样的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