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家七子回去了吗?”89岁的大爷,逢人便问。大爷口中的“七子”是他的独子,去世2个月了。
这是发生在河北张家口,真实的事情。
儿子去世后,大爷太过悲痛。他原本就小脑萎缩,再加上过度伤心,便忘了儿子去世的事。
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大爷都拄着拐杖满村地去找儿子,逢人便问:“看到我家七子回去了吗?”
村里人也都很有默契,配合着大爷的家人一起隐瞒着大爷,“去张北口了”、“去干活了”。
听到这话,大爷的心稍稍放下来了一些,会逗逗身旁的孩子,会和别人再唠上两句。
看着大爷脸上的笑容,真让人忍不住心酸。
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苦,莫过于此。想想大爷,遗忘,对他来说,也许真是种幸福。
否则,每天生活在失去独子的记忆中,往后的人生,大爷他要如何过呢。
曾看到过一个相同的事例。
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说,自己人生前十年的记忆,一片空白。按理说,十岁的孩子,应该是有记忆的了,但无奈的是,无论她怎么回忆,都对十岁前的事情没有一点印象。
当女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每当她抱着孩子时,会忍不住一遍遍亲他的小脸蛋。奇怪的是,女子的脑子里总会蹦出一句话,“小时候妈妈是不是也这样亲过我?”
可她对妈妈的印象,一点都没了。
她只知道,妈妈36岁那年,被一场车祸夺走了生命。而妈妈的长相,她也记不起来,还是通过一张黑白合影才知道的,那张合影,是爸爸给她的。
三十多年来,女子只梦见过一次妈妈。在梦里,女子在一间破旧的房子外面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但具体找的东西,自己又不清楚。
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推开房门走进去后,看到门后有个人,女子一点也没犹豫,疯了般地把那人的手往自己肩上搭。
对,她一点也不害怕,她知道,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
“抱抱我,抱抱我,求你,抱抱我。”
她一直哭一直哭,最后,身边的老公把她摇醒了,女子这才知道是一场梦。
这种失忆,也叫选择性失忆,它是人的潜意识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当人受到的外部刺激过大时,就会出现一种保护机制,将那段记忆封印。如果用更专业的心理学名词来解释,也叫心因性失忆。
不过,这种失忆,也很可能会恢复。它只是暂时对情感上的伤害进行了屏蔽,但只要这个人还有记忆,说不定哪天,这种记忆就会恢复。
但愿张家口这位大爷,永远不要恢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