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种健身途径中,走路可以说是成本最低、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茶余饭后,和亲朋好友沿着熟悉的小路溜达溜达,吐槽一下生活,分享一下八卦,简直不要太美好,正应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俗语: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走路虽然是简单、方便的健身方法,但是想走的好,走的有效果还真不那么容易。同样是走路锻炼,有人越走越健康,身轻如燕,神清气爽;有人却走出了胃下垂、足跟痛……这样看来,简单的走路学问很大,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走路这件小事。
走路走的好,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作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我们每天都在走路,除了能让我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走路对身体还有哪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呢?
第一大好处:减肥瘦身
在减肥界有一句话叫做: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就不必说了,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运动起来更是必不可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走路可能比跑步更减肥!
从人体的新陈代谢角度来分析,走路时一种强度低但是时间长的运动,这种运动相比高强度、时间短的运动来说,其实是更消耗脂肪的。另外,长时间坚持走路,同样可以起到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的作用,基础代谢率高了,即使坐着身体也在悄悄地燃烧脂肪。
第二大好处:让肌肉更加强大,有益骨骼健康
别看走路如此简单,但是同样能起到力量锻炼的目的。
跨步走时,人体的多块肌肉功能都得到了锻炼,保护脊柱的竖脊肌、腰部的腰大肌、臀部的臀大肌、还有腿部的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协同合作,在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还有益于人体平衡感的提升。
骨科医生常说一个词叫做“肌能束骨”,肌肉越强大,骨骼越健康。另外在行走时,骨骼本身也要和重力对抗,变得更加坚固才能去支撑身体。
第三大好处:延缓大脑衰老,降低疾病风险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动起来”,对于轻度的脑萎缩患者来说,练习直线走路可以促进大脑细胞增长,延缓大脑衰老,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此外当人体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大脑会分泌使人心情愉快的内啡肽,对抑郁症、焦虑症会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定期保持快速走路运动,还可以改善血压、静息心率、最大耗氧量,让心脏更加健康,患心脏病、中风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随之降低。
走路如此多的好处,而且还没什么技术含量,那为什么还会有人走出了不少问题呢?有人走的膝盖疼了,足跟也疼了;有人走的胃还下垂了。其实啊,走路也是有要求有技巧,没走对,问题就跟着来了。
那么走路锻炼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1、步数要走对
现在手机上有很多监测健康的软件,每日运动步数都会被共享给朋友圈的好友进行排名,在胜负欲的鞭策之下,很多人为了勇夺第一,疯狂爱上了走路,不顾自身条件,每日狂走几万步。
殊不知物极必反,过度运动不仅起不到锻炼作用,盲目暴走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磨损加重,让膝关节出现积液,引发滑膜炎甚至半月板问题。对于走路步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经提供过建议,每日中慢速走路大约步最好,强度根据个人感觉判定,不宜走的汗水直流,气喘吁吁。
2、姿势要正确
既然是锻炼,那么就要准备好正确的锻炼姿势,弯腰驼背、揣兜背手,各种随意的走不仅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可能增加身体负担。跟大家分享下争正确的走路姿势:
抬头挺胸,手臂自然弯曲,前后摆动,这样才能让身体的各个肌肉得到正确锻炼,膝关节在正确的运动姿势下弯曲、舒张,才能得到保护。
3、走路也要选对时机
大家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走路还能走出消化不良、胃下垂呢?这就要提到那句家喻户晓的“饭后百步走,能活99了“。我们都知道吃完饭后要动一动,但饭后多久开始动,很多人都没有概念。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饭后运动应该从吃完饭后的20~30分钟开始为佳。
这是因为饭后需要血液运行到肠胃进行消化,如果开始运动,血液会分散到四肢,肠胃运动反而会降低,引发消化不良,而对于一些腹壁松弛、腹肌薄弱的人来说,胃部带着充足的食物运动,也更容易出现胃下垂。
4、环境要选对
走路锻炼时建议大家选择环境优美,氧气充足的地方,心情愉快,让走路锻炼变成一种享受。如果在大马路上,一边运动一边吸汽车尾气,不用我多说,都可以想得到对呼吸系统有危害。
说了这么多,现在你对走路的认知有没有更进一层呢?热爱锻炼没有问题,但是只有结合对的方式,才能越练越健康,越练越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