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为细胞运送营养和氧气的媒介,也是为细胞运走代谢尾物的载体。血液作为生命的体液,在血中运行,必然是靠动力运行。如果把血液系统比作供暖系统,则心脏就是高压水泵,动脉是上水管道,静脉是回水管道,毛细血管如同用户家的散热器。
显然,供暖系统中水的运行是水泵提供的动力。即锅炉中的热水进入上水管道,分支后到各单元、各楼层,经散热器散热,再由回水管道集中,在水泵的抽吸下,流回锅炉中。同样,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也遵循力学原理。即左心室收缩,血液便射入到动脉,经分支后送到全身的组织器官,在毛细血管处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交换的静脉集中后回流到右心房。
从右心房到右心室,经右心室加压又射入到肺动脉,分支后又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释放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回流到左心房。由左心房到左心室,左心室加压,进入到下一轮体循环。
血循环原理图供暖系统中的水,存在着同一水平面压力相等和随着水的深度增加压强增大的物理特性。同样,在血液系统中,也存在着同一水平面压力相等和随着血液深度增加压强增大的物理特性。
工程师利用同一水平面压力相等的原理制造出了水压计,制造出了血压计。水压计是测量管道中水的压强,医生又用血压计测量血液的压强。可是,管道中水的压强可随意测量,而血液的压强则只能测心脏。这就是测血压的盲区。自从腕式电子血压计出现以后,水银血压计的不足就得到了弥补。
笔者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心脏位、颈椎位、髋位、头顶、足腕位,还测量卧姿、蹲姿、坐姿、立姿等不同部位的血压值,并做了记录。
笔者在对比中发现了心率与血压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心率血压与体姿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心率血压与心态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发现血液系统与自然界的其它系统一样,存在着同一水平面血压值相等和随着血液深度的增加压强增大的物理特性。
同一水平面压强相等,就意味着人横卧时从头到脚的血压值相等,于是全身的血液分布就均衡。相反,人直立后由于从头到脚的血压值不等,并且是以0.77mmhg/cm的血压差呈阶梯式分布,因此,越是接近头顶血压值越低,越是接近双足血压值越高。血压低又意味着血少,血压高又意味着血多。人直立时脸色变黄和双下肢的皮肤变红,就是头部血少和下肢血多的例证。
人睡眠时常常用翻身的方法改变高低位的血液不均,可是,人直立后又有多少人用倒立的方式改变血液分布失衡?不仅如此,人每天都有16小时以上的直立运动和久坐,二是8小时睡眠时,人又用枕头把头垫高。这样,人的头一年天都在高位,都缺血,生亚健康,生慢性病就不可能避免。这既是人生规律,也是人体正常现象。
正因如此,人在世上生活数十年之后,就会生白发、变秃顶、生耳鸣、变耳聋、生脑萎缩、生动脉硬化。同样在下腔,生肾小球增生、生子宫肌瘤、生宫颈肥大、生宫颈增生、生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增生及痔疮。在下肢又生静脉曲张和痛风。这些都是人直立的后遗症。是细胞代谢失常的果。笔者这些都看成是人体物理现象。
既然是物理现象,人们就可以用物理方法进行改变,那就是让连续多年血少的组织变成血多,让连续多年血多的组织变成血少,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受损的组织细胞就会正常,亚健康和慢性病就得到了缓解,直至自愈。这是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