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骨折之后,我们既要忍受身体疼痛,还要遵守“伤筋动骨一百零五”的老传统。那么,骨折术后就要静养不动?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范小艺给出答案:骨折术后一定不要忽略康复治疗。
如今,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在朝着大骨科发展方向拓展,康复医学已发展成该科室为骨科患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骨折术后要静养康复锻炼更要及时
“怕孩子恢复不好,我们连床都不敢让她多下,这一个月过去了,怎么右膝连90度都弯不到,一抬腿就哆嗦,而且还比左腿细了那么多?”郑先生焦急地问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范小艺。原来,郑先生的女儿小郑在一次运动时不慎扭伤右膝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手术很成功,但在术后回家休养时出了问题。
随后,范小艺对小郑进行了康复评估,发现由于她术后长期关节制动,已经出现了关节黏连、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肌力下降,肌容量下降,平衡功能差,同时还发生了小郑对步行有恐惧感,站立位时患肢不敢负重,更不要说步行了。“我们对患者进行了20多天康复训练,患者右膝的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能完成跪、蹲等动作,右下肢的肌力也基本恢复正常,可在支具保护下正常行走了。”范小艺说,在团队的专业康复训练下,小郑顺利回归到学校生活中。
患者骨折做完手术,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骨头长得很好,但功能受限,关节僵住了。“如肘部骨折,几个月之后患者发现胳膊伸不直,该有的功能丧失或受限了。”范小艺解释说,医生要求回家静养时要保持锻炼,但多数患者对如何锻炼、锻炼到何种程度很难把握,“这就需要康复医学科及时专业介入。”
“骨科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关节松动术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改善肌力下降及肌容量丢失问题,平衡训练改善站立及步行平衡问题、步态训练纠正异常步态等。”范小艺介绍,该院康复医学科的专业康复介入主要分为早期康复和后期康复,在患者做完手术早期,患者静养的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指被动活动,医生口头指导患者进行骨折远端活动,这样不影响骨折端生长,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或者缓解疼痛、肿胀、力量差等问题。
“错过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期,患者会出现关节粘连和肌肉挛缩等情况,就需要后期康复,”范小艺说,“这时我们会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结果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看似简单的动作,患者往往需要数天至数月的努力。“我们会用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的康复治疗技术,全力帮助患者。”范小艺强调,患者术后一定要及时开始康复锻炼,一旦发生关节黏连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康复治疗的难度和时间都要增加。
引进推拿整脊手法探索康复医疗技术
患者徐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五年来走不了路不是脑梗后遗症,竟然是关节错位导致的。
年,徐先生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出院后右侧下肢始终麻木、无力,走路的时候脚五法抬起。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经朋友推荐来到医院就诊。
“根据以往病例,我们怀疑患者可能出现了脊柱或者骨盆关节错位的情况。”接诊后,范小艺下医嘱让徐先生先进行磁共振检查。腰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徐先生的腰椎有退行性病变。触诊时又发现徐先生的右侧髂骨后倾,右腿较左腿长,腰5棘突右侧压痛明显,且向右侧偏歪。最终确诊影响其行走的是腰5小关节错位、右髂骨后倾。
确定了病因,范小艺团队为徐先生制定了康复方案,通过“龙氏治脊手法”对腰5进行定点侧卧旋转摇扳,并通过髂骨单髋过伸冲压复位。经过治疗,徐先生下地行走时感觉右下肢特别轻松,脚也可以抬起来行走了,麻木感明显减轻。
“脊柱、骨盆是人体的中轴,与人体正常活动有着重要联系。”范小艺介绍,在她以往的接诊中,有的患者胸闷心慌,没查出心脏的问题,反而发现胸椎小关节错位;有的患者头晕,经常推拿仍反复发作,最终发现在环枢关节有错位;还有的患者坐骨神经痛、长短腿,出现腿麻、无力等症状,则多与脊柱或者骨盆关节错位有关,“这提醒我们,医生应该多一种治疗思路,不应该局限于常规考虑相关问题。”
“龙氏治脊手法”是该院康复医学科最新引进的先进技术。去年,康复医学科医生张家彬前往广东学习“龙氏治脊手法”,并在科室内进行普及。“龙氏治脊手法的特点是稳、准、轻、巧,安全、不粗暴的手法让患者易接受、体验好。”范小艺介绍,“龙氏治脊手法”以中国医学传统的伤科正骨、内科推拿法为基础,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结合,根据脊椎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研究出的治疗脊柱关节错位、椎间软组织劳损、关节滑膜嵌顿和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有效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精准定位有问题关节,再配合轻巧手法复位。”
如今,医院康复医学科通过针灸、推拿等传统医术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不断探索康复理论和技术,一如既往地以精湛技艺、严谨作风、认真态度、良好疗效,为患者提供优质全程的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