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简称,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局部组织结构水肿,造成循环受阻,传导障碍使面肌瘫痪、活动不能的一种临床见病、多发病。虽然其症状仅仅包括一侧眉不能上提、眼裂增宽,耸鼻、鼓腮、示齿、张口时嘴歪向健侧等,但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面瘫西医学从定位诊断角度将其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大类,二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也有差异。中枢性面瘫为核上组织受损引起,多由脑血管疾病所致,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及鼓腮等,常合并有中枢性舌瘫、一侧肢体偏瘫、语言不利等。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称之为“口喎”。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凉、炎症刺激或病毒感染等刺激发生痉挛,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使面神经髓鞘脱失、轴突变性所致。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除出现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及鼓腮外,还会有不能蹙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或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等。俗称“口眼歪斜”,相当于中医学的“口僻”范畴。由于中枢性面瘫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相对于周围性面瘫来讲预后效果相对就差,所需疗程也较长,在这里针灸治疗方法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参与。而周围性面瘫则以针灸疗法作为首选治疗可以获理想的疗效,是世界卫生组织收录为64种针灸适应症之一,年1月1日美国医学会主编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也正式收录针灸疗法,认为其是治疗面瘫真实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周围性面瘫患者久治不愈,遗留以抬眉、口周围肌恢复不完全,联带运动、挛缩、上睑下垂、鳄鱼泪及面肌痉挛等后遗者。
面瘫给患者带来的是毁容性的心理压力,这就使得患者常常会犯“有病乱投医”的错误,多管齐下,一味追求快点好,在没有经专业医生先查明病因素情况下,盲目使用疗效不确定的民间偏方延误了病情,使患部肌肉功能得不到恢复,反使紊乱加剧导致后遗症的发生。
周围性面瘫这种毁容性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身体带来大的危害,但其对患者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加之该病完全康复不留丁点后遗症的概率相对很小,可以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从发病一开始便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年轻女性更为突出,发病后会出现精神紧张,情志异常,忧虑,求愈心切,生活、工作规律改变,睡眠不好等极端的心神不安表现。基本上是以面瘫→焦虑→失眠→多法治疗→肌肉疲乏→疗效一般→更为焦虑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心态出现的,这对该病的康复无疑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从中医角度来讲,“心开窍于面”,由于“心神不安”就会使心之外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能放松,这对面瘫的康复也是不利的.这就要求医生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介绍一些康复的案例,使患者解除思想负担与心理压力,用积极心态和战胜疾病的勇气配合医生。同时应嘱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做到均衡营养,早睡早起,少看(不看)电视(书)、少玩(不玩)手机(电脑),多闭目养眼。外出须戴眼镜(中午要戴墨镜以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照晒),天凉有风须围围巾、戴口罩。禁冷水漱口、洗脸,忌食生冷辛辣之物。面部禁吹电扇(空调),坐车应避风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