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国内的疫情好转的时候,钟南山在一次发布会上提醒宅在家里的全国人民:“别吃太饱!”一时间成为美谈。
如果您以为这只是个养生经验,那就太小瞧这四个字了。因为这也是保护孩子大脑发育,让他们越吃越聪明的饮食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
第一条:别吃太饱
大概承袭了老年人的“饥荒”记忆,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多吃点,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尽可能的给他们。每次带孩子去外公外婆家,两个老人总是不停的给孩子布菜,希望他们吃得抱抱的,最好小肚子都鼓起来。
但他们不知道,在当人们吃得太饱时,大脑就会产生一种叫“纤维芽细胞成长因子”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使脂肪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大,导致大脑皮质血氧供应不足。长此以往,大脑总是处于缺氧状态,会引发脑萎缩和脑功能退化。
其次,大量的食糜在肠道中来不及消化(俗称积食),就会被分解成有*物质,而这些物质再次被吸收后,会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思维迟钝,智商降低。
饮食建议:
当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时,就像远古时的原始人需要寻找食物时一样,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会同时作用,让神经系统处于活跃状态,还会增强免疫力。
所以,让孩子饿了再吃饭,每一餐不要吃太饱——这可不只是养生建议,还是保护大脑,让孩子更聪明的饮食方案。
第二条:少吃甜食
孩子天生爱吃糖,有时候看着他们哀求的眼神,我们就心软了,想着吃点就吃点吧。于是孩子每天饼干、蛋糕、巧克力、糖果,每过一两小时就要吃一次。
但是过多的甜食对孩子的大脑伤害很大,原因有两个:
1、升高血糖
饼干、蛋糕、巧克力、糖果里的糖都是单糖,能够迅速的被人体吸收,迅速升高血糖,这会造成大量神经递质的流失。
更糟糕的是,高血糖会引发一种叫做“糖基化”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糖分子与蛋白质和脂肪结合形成了一种叫做AGEs的致命生物结构。这一过程会引起大脑的退行,甚至导致关键脑组织的萎缩。
2、情绪忽上忽下
因为血糖迅速升高,身体立即分泌大量胰岛素进行分解,所以很快身体又迎来一次血糖的低谷。
对于孩子而言,他在吃糖时、吃糖后会感到特别兴奋,但是一旦体内的糖被身体分解,他就立即陷入焦虑、难受的情绪低谷。
这样的情绪拨动不仅仅让孩子“对糖上瘾”,也会影响他的学习情绪。您很难想象一个情绪大起大落的孩子,能坐下来安静的学习。
3、糟糕的热量
糖的另一个问题是热量很大,这会导致孩子仅仅吃糖就饱了。这常常导致他们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引发营养不良。
而这些营养物质,恰恰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必须营养。您大概没想到,自己买给孩子的“好吃的”,却会导致他们的大脑营养不良吧。
饮食建议: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他们确实需要加餐。但应尽可能以水果等天然食物为主。如果要吃高糖的零食,每天不宜超过2次,每次2块小饼干,或者1块糖果,也就够了。
第三条:吃好早餐
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而言,早餐太重要了。早餐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会导致孩子的大脑整天不在线。有研究称:不吃早餐的人抑郁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2倍,焦虑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4倍。
需要注意的是,早餐不宜喝粥。因为粥类中的糖分是最容易被吸收的,导致孩子的血糖迅速升高,然后当然又是迅速下降,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
饮食建议:
营养早餐=1份主食+1份蛋白质+1份青菜水果+一小把坚果
这里的一份大概是50-g,也就是1两到2两的量,一小把坚果大概就是3-8颗。
主食能够提供大脑足够的能量,让身体醒过来。蛋白质提供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青菜、水果提供维生素和必要的糖分,坚果中的亚油酸是大脑发育的必须营养。
孩子的大脑发育,跟肌肉、身高的发育很像,一方面需要合理的营养,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学的锻炼。要让孩子越来越聪明,在饮食上就要遵循七分饱、少吃甜、营养早餐的原则。
我是枫糖妈妈,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男孩养育中的心理成长、教育心理,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制力和学习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