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全国两会河北声音社区养老让老人在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皮肤病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4/6188146.html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被众多媒体选中的“金句”,温暖而有力地回应了公众对“老有所养”的巨大关切。

对于河北而言,养老问题更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挑战:截至年,河北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万。

“*府工作报告为我们解决养老问题明确了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围绕社区养老话题,聚焦加速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嵌入”社区,让养老服务成社区“标配”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全国*协委员、医院院长胡万宁对*府工作报告中公布的这一最新数字印象深刻,“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仅靠*府一只‘手’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养老这一“夕阳工程”已成为“朝阳产业”。尽管有众多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参与其中,但优质养老院“一床难求”,社区养老保障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胡万宁委员。记者赵海江/摄

如何既解决“床位荒”,又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心愿?

“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

“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补充。缓解‘夕阳焦虑’,照护中心就在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新选择。”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莲池区东关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主任袁红梅说,养老服务应成为社区“标配”。

新探索已在我省起步。如今,“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正在石家庄展开试点,为老年人或老年家庭就近提供短期集中照护和居家上门服务。据了解,这类模式主要由社会资本投资,在老年人密集的社区内建设,床位数量一般在10张以上、50张以下,具备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医疗、社工介入、上门服务等功能,主要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问题,很受居民欢迎。

“*策很给力,落地是关键。”袁红梅代表建议,应进一步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范围、服务质量标准、服务收费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做出明确界定。同时还应设立督察机构,确保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袁红梅代表。记者赵威/摄

医养结合,提升社区养老品质

统计显示,年,我省共建成95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我省还计划新改扩建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培育家星级示范养老院、改造提升40家特困供养机构。

“养老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床’,更有这张‘床’上承载的各种实实在在的服务功能。”胡万宁委员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实现“慢病开个药、急病救个急”,社区养老仍有短板要补。

“养老产业归根到底是做服务,护理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业务。”在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刘贵芳看来,“当前,我省养老护理员不仅数量缺口大,还面临着人员流动率高、劳动强度高,以及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没有专业人才,医养结合就是纸上谈兵。”

如何补齐专业人才“两高三低”的短板?

胡万宁委员建议,应引导和鼓励大中专院校设置老年医学护理专业,并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增强专业人才供给和队伍建设;同时,还可由*府牵头开展相关培训和技能鉴定,落实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补助,切实让护理人才供得上、留得住。

“过去常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今年*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这将让更多贫困失能老人得到实惠。”刘贵芳代表说。

作为全省唯一县级试点,巨鹿县率先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实现有尊严的养老积累了经验。因小脑萎缩,该县77岁的李永申老人已在养护中心住了4年。“原来是自费,每个月家里要凑元,真有点儿负担不起。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护理费能报销了,现在每月只需交元,感觉轻松多了。”李永申的女儿说。

“应该让好*策惠及更多人。”刘贵芳代表建议,*府应加大统筹力度,逐步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工作。同时,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刘贵芳代表。记者赵威/摄

“智慧养老”,让社区养老方便贴心

“包子味道怎么样?肉馅的好吃还是素馅的好吃?”前不久,沧州市昊福养老服务中心话务员张宁宁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跟服务对象做了一次视频回访,“老人今年80多岁了,之前说想吃包子,我们就通知了营养配餐中心,现在征集一下服务意见,收到了‘很满意’的答复。”

年,沧州市在第一批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指导建设了这家高标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府为辖区8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60岁以上特困、孤残、重病、五保等特殊群体老人,每人每月拨付元至元的服务补贴,通过智慧平台整合社会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养老补贴打到老年卡上,老人通过刷老年卡来结算,简单方便又安全。

借力“互联网+”,我省已在多地展开“智慧养老”实践。

“利用‘互联网+医疗’,我们把城市里的零散养老机构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医院谋划成立了医养管理协会。”胡万宁委员认为,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提高立体化服务能力,应利用社区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涵盖生活照料、家*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社会服务的“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或在线健康管理服务。

在我省各地,更多科技创新的成果已经应用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老年人在手机上就能办理社保业务;集智能拍摄、远程控制、信息采集于一体的“智慧门禁”系统,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加上了一道“安全锁”;可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健康管理等功能的智能手环,让子女或居委会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提供智能预警……

“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当然也可以让养老更贴心。”我省代表委员建议,应积极推动企业和养老机构开展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坐享智慧生活。

(燕赵都市报记者张怀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