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家住仓前街道的征迁户陈大伯最近脸上总是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家里征迁后,他得到了提前安置!
按照街道计划,原本他未来的新家,将在年下半年建好,但是陈大伯一家去年5月份就成功搬进了新居。
这是一套有m的大户型,4室2厅2卫;正好满足他们一家6口人的居住需求,小区容积率低,采光又好。提到目前的居住环境,陈大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还是要感谢街道、村委,让我提前住进新家!
为什么陈大伯一家,可以提早2年安置?这离不开仓前街道、村里的贴心、人性化工作。
妻子患病卧床不起日常起居困难
陈治森今年64岁,原本是灵源村人,住在一套3层高的农村自建房里,年9月26日仓前街道高铁新城西站一期项目拆迁签约,他作为党员及村民代表积极响应。
但是,在搬出老房子后不久,他的妻子金惠仙便因脑梗中风卧病在床,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还一度摔伤骨折更是加重了病情。此时,他们只得在附近小区租房过渡,妻子身体抱恙,生活也无法自理,日常还需要专人看护,频繁的租房搬家让他们的生活难上加难。
于是,村里考虑到他们家的特殊情况,并符合困难户提前入住安置房的条件,帮助他们申请了提前安置名额,陈大伯一家人在去年5月份成功搬进了新居。如今,全家人生活在一起,金阿姨的身体也有所好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自从搬入仓溢东苑这套安置新房后,陈治森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莫大的改善。
陈大伯还告诉记者,他们家征迁共分到4套房,除了仓溢东苑这套m大户型,还有3套m左右的户型,预计将在年下半年完工。
家中老人近80岁高龄小脑萎缩租房困难急需解决
丁云祥夫妇是高桥村人,年7月份,也是由于家庭困难,先本户申请,村里初审申请缘由,最后街道审核同意安排他户通过公开摇号抽签提前安置。8月分房、10月装修,年年底便搬入了仓溢东苑安置小区。
妻子梁水平说,家里人多四世同堂,大大小小加起来有7口人,2个孙女还很年幼,而年纪最大的婆婆已经快满80岁了。
婆婆年纪大了,还患有小脑萎缩,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寸步不离的守在身边。而梁水平也被诊出膀胱癌,5年里一直在吃药,无法做重活,需要家人的照顾。
梁水平与婆婆沈福金合照
这几年,为了医治两人的病,一家人已经陆陆续续花费了50多万,还借了10万块的外债,生计难以维持,仅仅靠着老公丁云祥一人的收入苦苦支撑。
梁大姐感叹道,像他们家这种情况,过渡期租房非常困难,由于老人年纪太大,自己又患有重病大多数房东都不太愿意将房子租给他们。
好在街道得知情况后,为他们申请了困难户提前安置名额,1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就入住新居了。同样是m的4室大户型,正好可以满足一家7口人的居住需求。
符合条件的仓前街道困难家庭均可申请提前安置名额
随着未来科技城的快速发展,征地拆迁让广大老百姓享受了政策的福利,但拆迁和回迁安置上好几年的时间差,也让很多家庭陷入了困境。为此,街道从年便充分利用仓溢景苑、仓溢绿苑、仓溢东苑、昌源清苑等小区剩余房源,给租房难的拆迁户提前安置一套房源。
小编从仓前街道安置办的王加法主任那里了解到,像陈大伯和梁大姐这样的特殊情况,仓前街道每年都会留出几十个名额,优先用于帮助困难户家庭提前搬入新家。
王加法提到,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年老、病重导致租房困难的家庭均可向村里申请!
现如今,仓前街道在建安置房项目7个,建筑面积93万方,住宅套。据统计,已完成多户安置工作,目前在外过渡还有户;按照前三年每人元/月,后续每人元/月的标准发放过渡补贴。截至本月,共有户已享受了提前安置政策,目前还有多套剩余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