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再费心维系我俩勉力合谋的欢谈。如我母亲,他耳背了,羞惭而无辜地看看我——这是他老迈后新的神情——听我扬声对他叫。
终于,到那一刻,他很乖,被扶起后,凛然危坐,伸出手,签名有如婴儿的笔画,“木”与“心”落在分开的可笑的位置,接着,由人轻握他的手指,沾染印泥——先生从来一笔好字啊,人散了,我失声哭泣……——陈丹青《草草集》
陈丹青记录木心最后时光的文字让人动容,我几度泪流满面。生命的消逝,是如此之残酷!而旁人,又是如此的无能为力!家有老人的,会很有感触的。
我父亲手不太听使唤,我和妻子软磨硬泡,医院检查了一下。结果是,才两三年的光景,已从腔隙性脑梗变成双侧脑梗,更要命的是CT显示有小脑萎缩症状。尽管大夫告诉我这是老年病。但是我也无法接受父亲一点点衰老的事实。
十几年前,我重访了我曾待过十年的德国哥廷根。我的老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夫妇都还健在,但已今非昔比——房子捐给梵学研究所,汽车也已卖掉。他们只有一个独生子,“二战”中阵亡。此时老夫妇二人孤零零地住在一座十分豪华的养老院里。院里设备十分齐全,游泳池、网球场等等一应俱全。但是,这些设备对七八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什么用处呢?让老人们触目惊心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某一个房号空了出来,主人见上帝去了。这对老人们的刺激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来临大出教授的意料,他简直有点喜不自胜的意味。夫人摆出了当年我在哥廷根时常吃的点心。教授仿佛返老还童,回到了当年去了。他笑着说:“让我们好好地过一过当年过的日子,说一说当年常说的话!”我含着眼泪离开了教授夫妇,嘴里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过几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季羡林《当时只道是寻常》
见一面,便是最后一面,不能不让人伤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陪父母回山东老家。父亲十几年没能回老家了,在老家待的一周时间里,他多次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趟回来看看了。我们临走时,我见伯父偷偷地抹眼泪,我对伯父说:别听我爸的,有时间我会带他们回来的。虽然我是一脸自信地说了,可等我上车一扭头,泪就止不住了。我能做到吗?上天是否还能给我机会做到呢?
而我至今也没能陪父亲回去。那年回来后,儿子就生了一场大病,我担心儿子禁不起折腾,一直未能成行。我儿子的许诺,也让我残忍地作废了。在老家时,大人们逗他,你什么时候再来呀?他对我伯父一家人说:九岁时,我再来!
去年我伯母走了,上次回老家的那一面,就成了我们与她的最后一面。而我儿子多次写作文向他大奶奶表达愧疚,说他失信了。
囡囡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天不想去上学了,可不可以?海萍抱住它的小肩膀,把自己的脸贴在这小脸膛上,她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女儿其实还很小,她心里有空旷的疼痛。她说,好的,明天我们不去上学了。海萍大声说,请假,说病了,我答应的。后来海萍对单位的同事们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答应,没理由地答应,因为要让小孩子知道家是可以退的地方。——鲁引弓《小别离》
读到这段话,我泪奔了。这份辛酸,当过家长的人最懂,面对繁重的作业负担,当家长的真的是纠结呀,进退维谷!
“要让小孩子知道家是可以退的地方”,说的多好呀!多么开明的家长呀!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便是再开明的家长,也并不能给孩子分担多少学习上的压力与痛苦。我就习惯性地担心起来,那耽误的一天课,什么时候补上呢?从哪里去挤出一天的时间呢?想给孩子解压,却有更大的压力等着孩子。
李庆明探索公民教育,每天早晨他都会在校门口给师生鞠躬,迎接他们的到来。家长张红记得,儿子头一天到学校上学,她送他到学校门口。起初,她并不知道有校长鞠躬这件事,但儿子背着书包走过李庆明身旁时,他照例向这个孩子鞠了一躬。这时,她看到儿子停了下来,想了一小会儿,便转身正对着李庆明,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然后高高兴兴地跑进了学校。那一瞬间,这个母亲一下子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她说:“我从来没有教过他鞠躬这件事,但校长做了,他也照着做,我相信,这会在他的心里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等他长大了,也会同样去尊重别人。”——《盗火者》
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的心也是感动满满,泪湿眼圈。如有这样的校长,孩子怎么可能怕上学呢?
我孩子正读小学,每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时,在校门口都能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声,尤其是小学生开学之际。一面是孩子的苦苦挣扎,一面是家长的哄劝或打骂。一位颇有些匪气的朋友,平时总说“老婆孩子不听话就得打”。可是,那天在校门口,他妻子怎么也拖不走女儿,女儿死死地抱着绿化树,无论妻子怎么劝说,女儿也不肯往校门口走,他站在一旁一脸的无奈。
儿子,我最爱的宝贝,天空又开始飘着细雨,你躺在冰冷的地下,不知道冷不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担心你,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怕不怕。
儿子,你走了,带走我们所有的希望,带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妈妈天天以泪洗面,你的爸爸悲痛欲绝,我们还不敢把你离去的消息告诉最疼爱你的爷爷,如果他知道自己最爱的孙儿如今已阴阳相隔,不知道该遭受怎样的创伤。——冯翔
冯翔的博文,让我哭得一塌糊涂,7岁的儿子地震中遇难,一年之后,他还是选择自杀了。他写道: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有些失去,有着人无法承受之重。
整理这几段文字,我又泪流不止。虽然每次读,都会让我泪流满面,但我还是禁不住喜欢,感谢这些作者们,你们让我的感情更丰富,让人的心更加柔软起来,感动中透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