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看待这个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
大脑(灰质)容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你的一生中,它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有生物学基础的人知道大脑皮层的灰质,主要结构为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突触连点之一)。
很多人认为神经元寿命长且不可再生,便认为人的大脑灰质容量也是不成不变的。
但实际并非如此。
当你在母胎内14周时(3~4个月)才是神经元数量的巅峰,从22周(6~7个月)开始就已经逐渐较少。
也就是说,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神经元总数就在不可逆的开始减少。
首先问一个问题,婴儿出生时拥有此生最多的神经元,然后神经元开始逐渐减少,但为什么他们的脑容量却能不断增加,且灰质逐渐增多?
其实大脑的发育,受到的最直接影响是突触连接的发展。
从你出生的刹那,光进入你的眼睛,声音进入你的耳朵,空气进入你的鼻子、奶水滑过你的舌尖,以及妈妈在你皮肤上的抚摸,无数的感觉转化成神经电信号,到达你的大脑,促使你的神经元疯狂地产生新的突触链接。
仅仅每一秒钟,你的大脑便可以产生上百万个突触连接。
这些突触连接的增加,也令大脑迅速膨大。
刚出生的时候,你的脑容量只有g,一岁便达到g,2岁达到g,3岁便有了g,达到成年人的90%。
这些突触连接大约在2~3岁的时候会达到巅峰,但紧接着这些神经连接就会开始发生修剪。
从4岁开始突触连接就会明显减少,孩童也会逐渐从活泼好动,“不受控制”的状态,逐渐变得稳定下来,形成越来越稳定的人格。
既然突触连接的多少会影响脑容量,那为什么从4岁开始,儿童的脑容量依旧在不断增长?
这是因为大脑不仅存在神经元,还存在10倍于神经元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主要给大脑提供支撑、营养、能量、修复等作用。
虽然从3岁开始突触连接不再增加,但却在不断的强化整合,加强链接,提升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当你在不断学习自行车的过程中,大脑就会剪除无关的链接,然后强化相关的链接,从而让你骑自行车的能力越来越熟练。为了支撑这些脑区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神经胶质细胞也会变得越来越发达。而灰质中存在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它们随着脑功能的增强而越来越发达。
所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就会发现运动能力更强的你,大脑灰质会有所增加。
早就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可增加大脑的灰质:
长期太空飞行会改变宇航员大脑形状:各脑区灰质有所增减
其实大,脑灰质增加的秘密,在于一个关键词:
学习。
神经连接是什么?其实就是人类的大脑学习网络。
这个网络越发达,我们大脑也就越发达。因为,神经连接具有可塑性的,所以你不断强化学习,相关的脑区就越发达。你长期不学习,除了核心记忆,其他部分则可能会被逐渐剪除。
其实,人工智能恰恰模仿的是人类大脑的学习模式。
当人类6岁时,大脑的脑容量其实就已经达到了成年的95%。进入青春期之前,你的大脑灰质会达到最大。进入青春期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或许你已经想到了。
一进入青春期之后,你的大脑灰质就会开始迅速减少,每年能减少1%,一直持续到20出头。
青春期具有明显的突触修剪过程,这一次同样会剪除童年时期快速增加的“过多”神经连接,这是大脑成熟蜕变的过程。
于是你会发现,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青春期被逐渐剥夺了,甚至部分人经历青春期之后,人格也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你的前额叶是最后成熟的一个脑区,所以青春期的你中二、冲动,性情反复无常。
当然,此时你的神经纤维变得更加的强壮,所以你的大脑白质却在增加。
随着你逐渐成熟,你的大脑的可塑性也在逐渐降低
22岁是大多数人的脑力巅峰,随后的确会维持一段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个阶段,你的大脑结构和状态都不会有多少变化,但这个状态往往只能持续5年左右。
大约从27岁开始,你的大脑就会开始持续而缓慢的衰退。
随着年龄增长,衰退得更加明显,它会持续到你的死亡的那一天。
谢谢耐心看完前文那么长铺垫的你,接下来谈谈新冠令大脑萎缩的这项研究。
如果你看明白了前面所科普的内容,现在你其实很容易想明白。
新冠令大脑萎缩研究,的确不是什么新内容,在两年前就已经有相关的了。
而这一次牛津大学选用的调查对象,其实很有意思,选用的是51~81岁的中老年人。
这些中老年人,哪怕不被感染新冠,大脑同样在不断萎缩。当然,研究者对比的就是大脑自然萎缩,以及新冠影响下的萎缩。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名参与者的大脑灰质的确有明显的损失:
红黄色区域为损失部分
在正常的中老年人中,大脑灰质每年损失会0.2%~0.3%,而新冠在三年内导致额外损失的灰质则在0.2%~2%。
从曲线我们可以看出,新冠对大脑萎缩的影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
76岁的灰质萎缩十分明显,而对于56岁年龄的来说,3年时间增加的萎缩仅仅只有0.2%,相当于正常一年的萎缩量。
那么,更低年龄的会是如何的呢?
研究者根本就没有拿年轻人的数据来研究。个人认为,按走势来看,或许年轻人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新冠直接导致大脑的萎缩,而是它加快了大脑萎缩,让大脑老得更快了。研究者也声称,新冠让大脑衰老了1~10岁。
其实,研究者真正担心的是,这些老人大脑功能衰退之后,是否还能再恢复。
在正常的大脑中,因为某些原因,大脑萎缩后可以通过神经可塑性来恢复。
新冠影响的是嗅觉和记忆功能区,它是有可能恢复的,但对于已经衰老的中老年人来说,则可能会有诸多的困难。
这就好比,你长期不骑自行车,相关功能区会萎缩,但通过训练之后,功能区又会再次恢复。但如果你已经年龄很大,那么这个脑区永远不会恢复到巅峰状态。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你现在56岁,新冠让你的大脑萎缩到了58岁的状态。因为你的大脑已经足够衰老了,所以大脑要再恢复到56岁的状态,假设理论上需要用4年的时间。但实际真的到4年后,你已经60岁了,大脑再“恢复”也是60岁的状态,永远回不到56岁的状态了。
所以说,对于中年老年人来说,新冠造成的萎缩,的确可能是无法再“恢复”的,因为你的大脑可能永远无法再恢复到你感染之前的状态。
个人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则完全不同。
例如,30岁的年轻人,假设新冠令他的大脑萎缩到了40岁的状态,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他的大脑可能恢复到32岁的状态,那么新冠对他大脑造成的萎缩,我们则可能认为可逆的。
为什么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不选用年轻人?
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这次研究者所用的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库,中老年人的相关数据是从年开始创建的,当时的实验对象的年龄是40~69岁。所以今年,他们的最低年龄就已经是56岁了。
所以,相关研究者要使用这些人的数据,自然只能是中老年人的。
2、作为英国庞大的生物样本库,个人认为不应该没有年轻人的数据,如果研究者想要做年轻人的对比研究,应该也是能够调出数据的。但其实,如果年轻人真的是可逆的话,做相关的研究,看起来自然就没啥研究价值。即便写出论文,可能也上不了《自然》了。(PS:关于这一点,是个人的推测,并没有事实依据。)
其实,关于大脑萎缩,可以水的论文方向太多了。
例如,你喝酒大脑会萎缩,你长期看电视大脑会萎缩,你沉迷傻瓜式游戏大脑会萎缩,你长期不运动大脑会萎缩……
其实,受到环境和学习的综合影响,你的大脑在不同阶段,灰质本身就是不同的。
在绝大多数的研究中,年轻人的大脑萎缩基本都是能恢复的(泛指,并不单纯指本次研究)。当然,有些不良媒体转载这些研究的时候,仅仅夸大大脑的萎缩,根本不提神经的可塑性。
当然,还有以偏概全的类型,例如玩不费脑子的游戏,大脑灰质的确可能减少,但如果你是玩益智策略类型的游戏,大脑灰质反而可能增加。但某些媒体甚至是官方媒体,出于某些目的的宣传,然后就宣传成所有游戏都会令大脑萎缩。
总的来说,我们的大脑就和一台机器没有什么两样,一开始机器自然是越用越顺手,但你长期不用就会生锈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你再加点油,机器自然又能运转得很好,但很难再比得上从前。当然,即便你一直维护得很好,最终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老化和损坏。但只要你维护得好,总比别人使用的年限更长。
总之,个人认为,对于本次研究,如果你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确可能需要有所担心。
如果你是年轻人,可能你更需要关心的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父母等长辈。